黨風廉政 |
工作動態雨花臺烈士陵園之行
“六朝雨花凝天地神韻,一部青史鑄千秋圣臺”。 2015年5月31日星期日,在臨床第四黨支部及分工會組織下,臨床第四黨支部黨員及分工會代表參觀了雨花臺烈士陵園區。所謂雨花臺,傳說在1400多年前的南朝梁武帝時,有位叫云光法師的和尚,曾在崗上的高座寺講經說法。他的一片誠心感動蒼天,頓時落花如雨,變成寶石,于是人們就把這里稱為雨花臺。雨花臺在歷史上是一個掩埋忠骨的地方。 1927年以后,雨花臺淪為國民黨統治者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志士的刑場。新中國成立后,黨和政府在此興建烈士陵園。 從雨花臺南大門進入,我們來到了烈士紀念碑。碑帽像紅旗又似火炬,碑身正面由鄧小平親筆題詞的"雨花臺烈士紀念碑"八個燙金大字映入眼簾,莊嚴宏偉的紀念碑不禁令人肅然起敬。緩步走進烈士紀念館。通過參觀館內陳列的烈士遺物,珍貴圖片和文獻資料,無不為死難的壯烈們愛國之舉所傾倒。我們仿佛觸摸到了那段沉重的歷史,走在這塊埋葬著無數先烈的土地上,大家心緒起伏,深深的被烈士們堅定不移的愛國情懷、大無畏的獻身精神和不屈不撓的革命意志所感染著。 沿著紀念碑往北行,在陵園廣場看到了烈士雕塑群像,早在1927年,蔣介石發動“四一二”反革命政變后,南京成為國民黨反動統治中心,在22年的法西斯獨裁統治時期,在雨花臺殘酷殺害了十多萬名共產黨員和各界愛國志士,雨花臺的每一塊山石都浸透了革命先烈的鮮血,每一寸土地都埋葬著革命烈士的忠骨。看著這些雕像,他們有的昂首挺胸,有的鎮定自若,有的怒目圓睜,有的咬牙切齒,群雕高大威武,渾厚凝重。大家抬頭瞻仰雕像,手帶鐐扣、腳拴鎖鏈的男女烈士們目光堅定而安詳地注視著遠方,似乎那里承載著他們的理想,有他們永恒的信念。今天,我們佇立在這塊灑滿鮮血、埋葬英魂的圣地,不僅是為了瞻仰與懷念,更重要的是繼承與發揚…… 有些人,以卑鄙收場,而有些人,卻為了民族自由和解放用鮮血和生命譜寫了人生不朽篇章。在這莊嚴靜穆的上午,我們所獲得的寶藏,將使人生永遠豐盈。“人杰地靈處,千年雨花臺”,離別前我們在歷史紀念碑前合影,閃光燈輕輕一閃,雨花臺的凝重與莊嚴被刻錄在記憶中變成永恒。
上一篇:防微杜漸,警鐘長鳴 |